——在政协桃源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
余 晓 斌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桃源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各位委员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共提交提案187件,经审查立案121件,合并整理为77件,主席会议建议案4件。从提案内容看,有关经济建设的13件,关注民生的18件,城市管理建设的17件,新农村建设的12件,科技、文化、教育、医卫、体育的21件。从办理结果看,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70件,占86.5%;因条件限制暂不能解决的11件,占13.5%。从反馈意见看,委员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
一
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建议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桃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谋经济发展之计。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委员们紧跟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谋经济发展大计。党群联络组提出的《建议我县工业农业并举,加快经济强县建设》的提案,陈其军委员提出的《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周剑利委员提出的《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等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纳。特别是对招商引资工作,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县长任团长的“长三角招商活动月”组委会;由政府领导带队,分赴上海、佛山、东莞、昆山、永康等地招商,先后有中材牛力水泥、东鹏陶瓷等6个大型工业项目成功签约,签约资金达25.7亿元,签约金额与项目居全市第一。十一届二次会议协商发言《关于打造桃源野茶王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桃源大叶茶产业》转为政协主席会议建议案后,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桃源大叶茶发展的意见》,出台了系列奖励扶植政策。县财政每年从农业发展资金中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扶植大叶茶种苗基地建设,大大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去年新扩大叶茶4865亩。
2、立文化建设之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委员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学习和领会。阙道明、颜卫东委员提出的《要高度重视我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提案,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议对我县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着力从四个方面推进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岗位责任制考核;逐步解决文化队伍的编制问题;确保文化建设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力度,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全县4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改造到位。主席会议建议案《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得到相关部门积极采纳,教育部门从三个方面予以落实,即:以校园建设为前提,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以理念建设为核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以开展活动为依托,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
3、献教育强县之策。
委员们十分关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熊宇轩委员《关于留住山区农村的造血之源——优秀教师的提案》,为加强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教育部门正在从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学环境、加强城乡教师互动入手,逐步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杨涌泉等委员提出的《加强师德教育,强力整治学校乱收费》的提案,为规范我县教育收费,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县治理教育收费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各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了大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4、呼民生保障之事。
民生问题一直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颜卫东委员提出的《高度关注各类用工社会保险问题》的提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真办理,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和单位宣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政策法规,呼吁各用工单位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为临时聘用人员参保缴费,一些民营企业按法律法规参加社会保险。据统计,年内新增参保人数4300人,增加保额3000万元。县水利局高度重视曾文华等委员提出的《治理剪市沅水倒灌,减少灾害损失》的提案,多次向省政府、省水利厅汇报,呼吁敦促实施《湖南省沅水五强溪水库下游防洪减灾方案》。范晏齐委员《关注司法特困群体,尽快建立司法救助基金》的提案,呼吁社会高度关注因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受害人家庭失去生活来源而陷入贫困的特殊群体,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将50万元司法救助费列入了财政预算。
5、助和谐共建之力。
叶立敏委员《建立漳江垸防洪堤休闲与管理为一体的长效机制》的提案,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县政府明确了漳江垸防洪堤的管理权属、机构设置和工作经费,较好地解决了权属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问题。漳江垸防洪堤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县财政局认真办理翦卫兵等委员《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的提案,在我县财政运转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去年县财政优先安排并增加了预算拨款,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与支持。陈逢平委员《在全县乡镇、县直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法律顾问制度》的提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联合下发了《关于坚持依法办事,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县委政法委书记亲自调度,多次督导,截止去年10月底,全县40个乡镇,35个县直单位聘请了38名常年法律顾问。
二
十一届二次全会以来的提案工作,既发扬了历届政协提案工作的好传统、好作法,又与时俱进,取得了新的进步。体会有三点:
1、领导重视位置高。县委、县政府对提案工作高度重视,把提案办理过程看作是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看作是接受民主监督、改进工作的契机。县委主要领导对《建设绿色家园,打造生态桃源》等4份主席会议建议案作了签批,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到承办单位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常务副县长要求各承办单位把提高问题的解决率、委员的满意率作为办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亲自调度、优先安排办理提案和落实提案所需资金。政府几位副县长按照分工深入到各承办单位加强领导,并与委员面对面的沟通,大大促进了提案的办理落实。政协主席、副主席多次听取提案工作情况汇报,参与提案督办工作,一批重点提案得到了很好的转化落实。
2、部门支持力度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42个承办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密不可分。县政府办精心筹备高规格的提案交办大会,按照职责职能,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工作责任,为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作出了很大努力。县监察局收到宋大鸣委员《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改进机关干部作风》的提案后,主动配合县纪委、县委政法委就改进干部作风开展了三次督导检查。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颜忠明委员《关于尽快建立桃源茶叶专业网站》的提案后,立即与县信息化办联系,在很短的时间内开通了“桃源茶叶网站”。县建设局积极办理陈文林委员《市政工程统筹规划,统一施工》的提案,对县城内建设工程作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同一单位三年内不得重复申请开挖”的明确规定;在办理彭志敏委员《建好县看守所下水道,确保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全》的提案时,多次到现场堪查,征求委员意见,得到委员好评。县城管执法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房产局,是每年提案办理较多的单位,其认真负责、扎实办理的态度,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协调服务意识强。政协提案委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加强了与委员的沟通,尤其是对委员反应强烈,而办理难度较大的提案,积极组织委员直接参与办理,与承办单位面对面协商,形成共识;二是加强了与承办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提案办理进度,及时反馈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了与提案办理牵头单位的协商,主动与县政府办协商解决提案办理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对办理不符合要求的、委员对答复不满意的,及时商请县政府办,由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实现了政协委员、牵头单位、承办单位、提案联络委四方联动,确保了提案办理的质量。
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提案的整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回娘家”、个别承办单位“重答复、轻落实”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
2009年的提案工作,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引导委员进一步增强提案工作的全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提案更加贴近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广大群众意愿。
1、加强学习,提升认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通过提案履行职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对提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要深入学习,充分认识提案工作是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载体,充分认识提案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认识提案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从而更加自觉地、满腔热情地做好提案工作。
2、深入调研,提高质量。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选题,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严格立案程序和标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用高质量的选题催生高质量提案,为履行职能发挥更大作用。
3、求真务实,提高实效。务求实效是提案工作的关键。要加大提案的跟踪督办力度,积极推行提案办理评议制度,建立对重要提案实行全程监督办理的新机制,努力加强协调和沟通,推动提案建议落到实处。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人民政协提案工作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让我们在中共桃源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使政协提案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