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三大职能政治协商

培育特色小镇 促进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2     访问次数:4677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 县政协委员  傅  潇

    特色小镇是新时代的一个新概念,创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是推进二次创业、建设“五个桃源”的题中之义。为促进这项工作开展,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多次调研。现将形成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建设特色小镇的时机已经成熟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来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模式,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同于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任何一个乡镇、一个村落、一个居住区、一个园区、一个区域,均可成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对象。可以说,特色小镇建设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提炼与升华,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就我县而言,之所以要尽快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四点理由:

    1 、国家有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特色小镇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9月,国家发改委又下发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通过国家验收后,每镇将给予3000万元政策扶持。我省发改委也出台了《关于开展湖南省产城(镇)融合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五年之内打造100个特色小镇,相关政策正在酝酿和起草之中。这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在住建部公布的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桃源擦肩而过,对我们又是一个极大的警醒。如果不能奋起直追、不能抓好特色小镇建设,我们就会失去上级的政策支持,更会失去一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

    2 、外地有经验。浙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先行者、开拓者,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成效明显,杭州云栖小镇、绍兴袜艺小镇、嘉兴巧克力甜蜜小镇等等,均已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特色小镇的示范和标杆。我省的浏阳大瑶镇、邵东廉桥镇、汝城热水镇、双峰荷叶镇、花垣边城镇也通过国家首批特色小镇验收。如杭州云栖小镇经历了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云计算产业、云计算产业生态圈多次转型升级,入住企业达328家,总产值近80亿元,孵化项目300多个;汝城热水镇重点开发温泉资源,创建特色旅游名镇,2015年游客突破6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2亿元,闯出了“华南第一泉”和“中国第一氡泉”的名号;邵东廉桥镇主攻药材生产、加工、流通与经营,形成了强大的药材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产值超过65亿元。这些走在前面的小镇都可为我们的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

    3、桃源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基础扎实。桃源粮食、畜禽、竹木、油茶、果蔬、茶叶“六大”传统优势产业颇具规模,“陬福”、“古洞春”、“三尖”、“章鸭子”4个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桃源“富硒茶油”获中国名优硒产品,桃源野茶王、瓦儿岗七星椒、桃源黑猪、桃源鸡、桃源红茶5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先后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油料生产大县、茶业百强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竹子之乡以及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等殊荣。同时,初步建成了创元、陬市、漳江3个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建材、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二是文化底蕴深厚。桃源历代以诗书为重、农耕为本。县域传统民间文化有9大类156项,板龙灯、三棒鼓、剪纸、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无不闪耀着古老文明之光;老区红色文化、宗教传统文化、南维民族文化更是千古传承;同时,还获得了“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书画之乡”的美誉。三是生态禀赋良好。桃源森林覆盖率达61%,有水库321座、山塘5万口、旅游资源104处。桃花源、乌云界、沅水湿地公园、星德山、夷望溪等都是大自然赐给桃源的瑰宝;黄石水库、王家湾水库山青水秀,不失为天然氧吧。等等这些资源,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4 、发展有需要。近些年,桃源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4年以来,漳江、茶庵铺、枫树、沙坪、西安、木塘垸、剪市、夷望溪等乡镇,都对生态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路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不但搞活了一方经济,还致富了一方百姓。“枫林花海”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乌云界花源里”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塘莲蓬岗、马鬃岭刘炎、陬市三里铺等7个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但是,这与浙江等地的特色小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及旅游功能还不完善,商贸、金融、信息、休闲等配套服务水平还比较低,难以集聚人才、资本、项目和技术。如果不开展特色小镇创建,新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就很难找到出路。我们只有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在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以及生活设施、现代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让小镇更加趋于现代化、人性化,才能让小镇既具城市品味、又具乡村韵味,才能让群众既可享受城市生活、又可品味村野乡愁。

    二、打造特色小镇的几点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其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克服过去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陋习,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为此我们建议:

    1 、创新理念,规划引领。规划是发展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建设成效的好坏。过去我们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很多地方没有修编完善建设规划,或者随意修改规划,导致占用良田耕地或沿路沿河无序建设、跟风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农村原有风貌,也为防灾减灾留下了隐患。我们建议创新建设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及乡土文化发展等规划。要统筹考虑小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建筑风格、文化挖掘、旅游开发,以及招商引资、管理服务等各方因素,确保规划植根于本地特色产业、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确保规划既有前瞻性、又有科学性,既有持续性、又有可行性。对于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不配套、城镇规划与村庄规划不相容的地方,要及时调整、及时修订、及时完善。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小镇建设,坚决做到没有规划不建设,没有规划不开工,防止一哄而上,避免大拆大建对风土人情造成破坏。

    2 、因镇施策,培育特色。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迷人的花香、沧桑的故事、独特的文化,引得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目前,我县小镇虽然风格迥异,但融入的人文特色不浓,产业特色不强,建设风格单调,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助推作用不明显。我们建议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结合地方实际,找准地方特色、凸显地方特色、放大地方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商则商。一是主导产业要有特色。坚持产业强镇思路,突出发展当地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比如说,桃花源、夷望溪、沙坪可以主攻生态旅游产业,青林、枫树可以主攻民族风情旅游产业,陬市、漆河可以主攻商贸物流产业,漳江、郑家驿可以主攻农产品加工产业。二是建筑风格要有特色。根据各地的地形地貌,做好小镇形象设计,注入“生态”理念,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要与产业特色相匹配,确保“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比如说,发展生态旅游的小镇,要彰显桃源的山水特色;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小镇,要体现少数民族的独特韵味;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小镇,要注重地方产品的文化传承;发展商贸物流的小镇,要突出现代化的人文气息。三是乡土文化要有特色。乡土文化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要深挖、延伸、融合小镇的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社区功能,尽可能的融入桃源擂茶、蒿子粑粑等饮食文化,板龙灯、三棒鼓等游戏文化,剪纸、刺绣等生活文化,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增强小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切忌生搬硬套、照搬照抄,真正产生叠加效应,实现融合发展。

    3 、广泛动员,开展试点。建设特色小镇,我们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加上桃源小镇众多,不可能、也没办法同步开发、同步发展。我们建议对接美丽乡村示范点村建设,择优选定一批产业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开发潜力大的乡镇、村庄、园区先行先试,累积经验。先期重点打造郑家驿刺绣小镇、热市温泉小镇、茶庵铺茶香小镇、牛车河土家小镇、桃花源旅游小镇、西安边贸小镇、青林枫树民族风情小镇等等,创建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小镇样板。要学习借鉴浙江经验,产业上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功能上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形态上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制度上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做到各有侧重、各显其美,防止千篇一律,防止形象工程。要鼓励支持试点建设,按照“处处都是景点、人人都是导游”的要求,发动全民关注建设、支持建设、参与建设。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要优先上报;凡是上级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要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要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4 、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目前,我县小镇外貌相对破旧,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商业欠发达,周边环境差,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甚远。我们建议加强政府引导,积极争取社会投入,加快推进建设。一是组建专门机构。要结合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完善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统筹协调特色小镇建设,引导基层开展特色小镇申报创建工作,解决基层无意识、无主管、不会创建的问题。县发改、住建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积极向上对接政策,抓好项目包装储备,为创建特色小镇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县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引导和保障工作开展。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功能,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同时,出台税费减免、项目对接、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着力破解特色小镇建设要素制约瓶颈。三是盘活资产资源。要做活“推”、“引”二字文章,推去地方资源优势,引进人才、项目和资金,鼓励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提高多元化主体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小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门全新课题,任务重、投入多、难度大,需要时间去尝试、去探索、去总结、去推进,更需要我们齐抓共管、携手共建。只要大家能够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我们就能取得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就能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就能更快的实现小康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