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三大职能政治协商

淘汰粘土砖厂 保护国土资源

发布时间:2015-03-25     访问次数:5531     信息来源: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                                                                                      

     县政协委员王杏莲

     
            我县实心粘土砖厂大多建于80年代中后期,是当时乡镇企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近30年的运行中为我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烧制实心粘土砖暴露出越来越多弊端,不仅吞噬良田沃土,浪费能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国家早在1999年将其作为落后产能限时淘汰。我县通过不懈努力,截止2014年9月底,实心粘土砖厂从原来的60家减少到29家。目前这29家实心粘土砖厂均无《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全部属于“四无”生产企业。据调查暗访,29家粘土砖厂损毁国土资源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令人堪忧。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作如下协商发言:
           一、实心粘土砖厂危害极大,强制淘汰已刻不容缓
            1.损毁良田沃土。“每年我国有500万亩耕地在‘流血’,70万亩良田被损毁”,这是“南方12省市新墙材研讨会”发出的警言。我县29家实心粘土砖厂除厂房占用1795.68亩土地外,年产2.1亿块标准砖,还需耗用粘土资源约 35万立方,按挖土深2米计算,每年大约损毁耕地400多亩。同时,历经多年开采,资源储量已枯竭,加上产业政策限制,导致非法取土、越界取土、异地取土、利用耕地林地取土现象泛滥,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恶化。如三阳港镇三阳港村、白栗坪村、黄坪村粘土砖厂乱挖耕地,盘塘镇回龙庵粘土砖厂、泥窝潭乡官宦坪粘土砖厂非法取土,木塘垸乡三元粘土砖厂深挖取土,形成了无法复垦修复的天坑。
            2.安全隐患巨大。受近十多年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砖厂投产后几乎再没有后期投入,掠夺性经营导致砖厂设备设施年久失修,烟囱倾斜开裂,窑体千疮百孔,顶棚风雨飘摇,黑车肆意运行。砖厂近一半的烟囱严重开裂倾斜,不得不用铁丝扎箍拉撑,操作工人、周边群众无不提心吊胆,把它比作“索命无常”。陬市毛家桥砖厂的烟囱有两条10多公分宽的裂缝仍在冒烟,10多名生产和运输工人仍在下面冒险作业。架桥镇粘土砖厂窑体顶棚为石棉瓦木架结构,已破烂不堪,一旦遇到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随时都可能发生窑体整体垮塌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因受取土因素的制约,多数实心粘土砖厂土源材料差,且生产设备陈旧老化,一些被列入淘汰目录的机电设备仍在使用,机器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低,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给建筑物留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3.破坏生态环境。据测算,29家实心粘土砖厂每年需消耗标煤15562吨,增加粉尘排放602吨、二氧化碳34000吨、二氧化硫350吨。而且大多数实心粘土砖厂座落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旁边,破烂的厂房、歪斜的烟囱、飞舞的黑烟,严重损毁了“生态县”和“美丽乡村”的视觉景观。周边群众抱怨:我们这里白菜“黑心”、棉花“黑点”、晒衣“黑衫”。
            4.滞阻推新进程。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应用,粘土砖时代已走到尽头。由于粘土砖厂就地取材、不交税费,对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了不公平的价格竞争,占据了较大的农村销售市场,对新型墙体材料带来了严重冲击。如果实心粘土砖厂继续存在,将严重影响新型墙体材料的推行和发展。
           “以资源环境换取增长的老路,理论上不能走,实践中走不通,是一条断头路”。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切实增强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淘汰实心粘土砖厂,坚定不移加快绿色发展,奋力推动桃源科学跨越、绿色赶超。
            二、淘汰实心粘土砖厂阻力极大,必须强力推进
            近年来,国家产业调整政策持续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势不可挡。为此,市政府把淘汰关闭实心粘土砖厂纳入了《2014年常德市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要求全市在2014年年底前淘汰关闭所有实心粘土砖厂,而我县实心粘土砖厂的淘汰关闭工作至今没有完成。纵观全局,我县的“禁实推新”工作已远远不适应国家政策要求,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我们必须正视严峻的现实和工作差距,淘汰实心粘土砖厂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因此,全县上下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要把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厂作为调结构、优内涵、腾空间、促后劲的一项重要举措来落实,要作为加快桃源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顺势而为,采取“政府主导、乡镇主责、部门联动、政策配套、禁转结合”的方式,确保淘汰实心粘土砖厂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采取行政手段,政府主导抓淘汰。借鉴石门和汉寿县的工作经验,建议县乡两级政府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组成由工信、国土、环保、安监、公安、工商、税务、电力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班子,由县政府颁布《关于限期关闭全县实心粘土砖厂的公告》,明确关闭的时间、措施及配套政策。强化县散墙办对全县实心粘土砖厂关闭工作的牵头负责制,制定和完善关闭工作方案,确保年内全部关闭我县的实心粘土砖厂。县实心粘土砖厂关闭领导小组要建立和落实职责明确、执行有力、奖惩分明的目标责任制,明确乡镇是关闭工作的责任主体,把关停粘土砖厂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各单位,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责任人。县里要将关闭实心粘土砖厂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评估内容,对有关闭任务的乡镇政府和县直单位进行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乡镇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和实施关闭工作的主体责任,按照“一个砖厂、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摸清工作底子,加大宣传力度,为关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确保关闭工作顺利推进。因领导不力、消极履职、推诿拖延,致使关闭工作延误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县纪委进行警示谈话,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中存在违法、失职、渎职行为,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的公职人员,及时立案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二是采取经济手段,政策引导抓淘汰。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县实心粘土砖厂经营模式复杂,历史欠债较多,债务主体不明,建议参照石门、汉寿县关闭实心粘土砖厂的奖励政策标准,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国土整治、耕地垦复等项目资金,对自行按期关闭的粘土砖厂,县财政按每门窑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含烟囱、轮窑、制砖车间等拆除费用), 大约需要奖补资金800万元。鉴于我县新墙材企业已达饱和,建议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引导企业转产,腾笼换鸟,发展国家鼓励产业,并在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上予以关注和倾斜。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机构对转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转产企业的加速建设和发展。
            三是采取法制手段,联合执法抓淘汰。县工信、国土、环保、安监、工商、公安、电力、宣传等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张贴公告、召开会议、签订关闭协议书、上门走访宣传、电视跟踪曝光等方式,形成关闭工作的舆论压力,保持关闭工作的高压态势。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作为,严格执法,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确保关停到位。对拒不执行关停指令的粘土砖厂,要采取联合执法措施,切断电源、封闭门窑、查扣非法产品、没收非法所得、驱散从业人员,强制关停;对阻扰执法、寻衅闹事的人员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治安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美国生物学家卡·逊曾说,“生态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淘汰关闭粘土砖厂,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对于有效保护耕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节约能源、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义无反顾淘汰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交给子孙后代一片净土和蓝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