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建言立论文史资料

古采菱城

发布时间:2010-01-11     访问次数:1940     信息来源: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  

      古采菱城这一带平原沃壤,向为产菱角、莲藕的地方。好久以来,当地人们都喜欢唱《采菱曲》和《采莲曲》。讲起它的起源,还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
           春秋时代,楚国出了个楚平王。这个国王,有点类似后来唐代的唐明皇。在三四十岁以前,也颇英武有为,但在中年以后,就慢慢倒行逆施起来,变得昏庸腐朽了。他最为人们指责的是“父纳子妻”、“杀害忠良”。事情是这样的:他为自己的儿子太子建娶了秦国的公主嬴氏做儿媳妇。奸臣费无极报告他,说秦国公主生得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不如大王自己娶了,以后为太子另聘。于是临时改变主意,吩咐将嬴氏抬进自己的后宫做王后,把太子建也调离京城,分封到边关去了。当时进谏的忠臣伍奢伍尚父子竟被族诛。
          今天要说的采菱城,根据地方志记载,就是楚平王修筑的,现在叫黄楚城。他为什么要筑这座城呢?可以说完全是为了享乐的需要。在那时,这里处在洞庭之滨,是云梦七泽的地方,当时已相当富庶繁华。这里地势低,到处是湖泊池塘,盛产莲菱,而采菱采莲一般都是姑娘们最感兴趣的活动。每到莲蓬和菱角都成熟的金秋季节。姑娘们都搽粉施朱地打扮起来。她们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划着小船去采菱角、摘莲蓬,一个个兴高彩烈,欢歌笑语之声荡漾于湖间。这种情景,后来的一些诗人描写得颇为逼真。如: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王昌龄描写得更为生动: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姑娘们的裙子和荷叶是一个颜色,姑娘们的脸蛋和鲜艳的荷花又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姑娘们的船只没入荷花深处,人们就分不出来了。直到听到她们的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像这样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活情趣的环境,不是能吸引很多人吗?所以,楚平王修这采菱城作为他的离宫,是为了猎艳的需要。
          不过楚平王还有一个隐衷。那就是他的那位王后嬴氏正当青春年少,所谓“豆蔻年华”,却嫁了这么一个比父亲的年龄还要大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你叫她怎么会心甘情愿?况且,后来她已知道,本是许配太子建的,却被这老家伙强行占了。因此,她经常长吁短叹,自怨晦气,甚至抑郁寡欢,茶饭无心,有时愁眉苦脸,闷坐终日,不发一言。平王为了讨好嬴氏,也就不惜千金买笑。他心想只有远离宫廷,到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地方去游赏,让她散散心、解解闷,情绪也许会好些。于是特地修了这座采菱城。每年春秋二季,平王都带嬴氏到此居住一段时间,领略一些民间风味,接触许多水乡姑娘,了解她们的一些活动,借以消遣愁烦。至今这一带的姑娘还唱着这样的曲子:
        “楚王城上水云蒸,白马湖边旧采菱。
      两岸清歌摇画桨,凉天落日下渔罾。”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