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建言立论文史资料

鲁班与漳江阁

发布时间:2010-01-11     访问次数:1454     信息来源: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        漳江阁位于漳江之滨,杰阁三层,壮丽雄伟。站立阁上,夜晚可见星月交辉,渔火明灭。更奇特的是不论初一、十五,江底都有月光。所以“漳江夜月”被列为“桃源八景”之一。
           相传,为了修建这座三层高的漳江阁,全县三十六村坊的高明木匠云集县城,并推出个姓王的木匠当掌墨。这个王木匠是有名的木秀才,横五里,直五里,五五二十五里,无不夸他手艺好。那一天,祭祀了鲁班,就宣布开工。只听得一片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咚咚的锣鼓声,好不热闹!
           大家没干几天,又来了个三四十岁的人,身穿一件青布大褂,自称是个木匠,说是难得遇上这样大的场面,想开开眼界,学学手艺。“你学过木匠吗?”王师傅怀疑地问。木匠说:“学过。”“这里有熟人吗?”“没有。”“怎么办呢?我这里人已到齐,工也派妥了。再说,不知道你的底细,实在不好收容。”那人说:“这么大的工程,哪里就多我一个人,高抬贵手嘛!随便给我点活儿干就行。”王师傅听他说得可怜,便说:“你就帮那位师傅做做榫栓吧!不过,长短大小,都要分毫不差。”——因为那时还没有铁钉,全部是木结构,只能用斗榫或榫栓。“我把丑话说在前面,谁的成品不合要求,休怪我姓王的不讲情面。”那人连忙说:“是!是!应该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王师傅问起其他木工:“帮助做榫栓的那个木匠干得怎样?”大家笑着说:“那可真是个酒囊饭袋,来这么久了,每天还老是磨那个榫栓。每天砍几斧头,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啊!原来这样,他本意就是来混饭吃的,我也没把他作倚靠,就由他去吧。”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注意他了。
           不到两个月就已经修到第三层了。眼看只盖宝顶大功就告成了。上梁时,突然发现还差最后一个榫栓。叫大家各处找,找不着;叫大家临时做,用不得。一柱香都烧到顶了,偏偏差个榫栓。怎么办?王师傅已急得满头大汗。这时有人忽然想起,前段那个专做椹栓的饭桶木匠,那么久只做得一个,不知道可用不可用,何不找来试一试?王师傅说:“这么多人做的都用不得,难道那个饭桶木匠做的还要得!”但又再无法可施,只好叫人去找来试一试。结果从黑角落里翻出个榫栓,上面还写了些字。王师傅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木能支大厦,有眼不识泰山。”王师傅念着念着,额头上竟渗出了几滴冷汗。心想:“这不明明指的我吗?这一定是鲁班师傅写的!”连忙叫人点上香烛,摆上祭品,恭恭敬敬地跪下祷告说:“弟子以后再不敢狂妄自大了!”最后把这榫栓安了上去,就象天造地设一样,天衣无缝,不差分毫。工程告竣了,全体木工都欢呼起来。

分享到:

相关文章